查看原文
其他

学子风采 | 郑笛文:不断出发,一路成长

编者按


本期专访,博文君将为大家介绍站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的大一学生——郑笛文。来自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的郑笛文 “以前觉得学习的意义就是找个好工作,有幸福的家庭”,但当她站在国际舞台上,发现自己更想做的事情是为中国发声。

郑笛文

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高中毕业于杭州十四中

10月22日至28日,以“青年携手,创想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营暨第四届中国东盟青年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郑笛文作为30名中国青年代表之一,最终被中国代表团推选为唯一代表,在《中国-东盟青年宣言》修订会议上演讲与表决,为中国、为中国青年发声。


作为年龄最小的参会代表,郑笛文在青年外交的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外表的恬淡安静并没有掩盖她不断尝试的勇气,她用不平凡的努力不断鼓舞着自己,在陌生的道路上摸索、成长。



平凡的开始,不平凡的努力



每一次尝试的开始无需惊心动魄,或许只是在公众号看到一条推文,或许只是从朋友那里听到一则消息,有心、无意,尝试、退缩,就铺成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笛文坦言参加中国东盟青年峰会的契机,其实只是她在朋友圈无意点开了一个活动链接,基于对主办方北京大学深厚人文底蕴以及青年外交活动的热爱,她决定参与代表竞选。一旦决定,接下来就是无数的准备工作:设计简历,查资料,写学测……笛文自嘲自己一开始对东盟了解甚少,她翻阅大量书籍、查找无数外网资料、不断请教有经验的学长前辈,才建立起对东盟的“初步”了解,全程耗时一个半月,其中有数不清个日子是泡在图书馆度过的。笛文还特别提到:“在备赛过程中,模联社陈睿社长和于世龙学长给到我很多帮助,我要特别感谢他们。”


参加临时起意,但她甘愿付出百倍的努力。她没有在无数个疲惫的日夜里怀疑自己的努力,斤斤计较权衡利弊,而是无惧无畏,风雨兼程,心之所向,只为远方。


十一国代表以“东盟握”姿势合照(上)

你不用很优秀才能开始,但只有开始了才能变优秀


那么面对仅有的30个代表名额,小小的笛文是如何鼓起偌大的勇气尝试,并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完成一系列考验的呢?她表示一开始也有过犹豫与怀疑,但一直坚信通向优秀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但能有勇气开始一定是那唯一的路口。对此,笛文同学也提起此次参会的一个小小的遗憾——没有足够的自信参加最高荣誉“head delegate”5个名额的角逐。这次参会的体验让她更深刻地明白,以后一定要拿出更多的勇气向自己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十一国代表以“东盟握”姿势合照(上)


画上了代表国家及代表名字的椰子(右)





全新视野,全新收获



 “以前觉得学习的意义就是找个好工作,有幸福的家庭,但当我真正站在国际舞台上,才觉得我以后想做的事,是为国家发声。”


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和投票大会宣言时,其中一国代表首先提出要在青年宣言的条款中,删掉促进一带一路的条款,其他东盟九国代表集体附和,局面顿时紧张。作为中国总代表,郑笛文坚决地投出了反对票,维护条款。“我觉得‘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时代重要的外交政策,不能因为代表团的偏见而贸然删除。”经过多轮磋商和一次次的投票,最终,条款全票通过。这自然是一场硬仗,期间少不了惊险与激愤,但收获更多的是同国家共荣辱,争国家利益的热血与情怀。


为中国发声,即可以用演讲的方式,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在峰会期间,笛文与同行的东盟国际代表参观国家博物馆和天安门广场时,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故事讲给外国友人听。


郑笛文(左二)在大会上发言


千面美好,如许璀璨


正如折射阳光的钻石,笛文的闪光切面还有许多许多。新生开学典礼、秋季音乐会都能听到她婉转的笛声。她还将中国民乐带到国际友人面前,在中国东盟青年峰会的闭幕式上吹奏竹笛。”其实竹笛带给我了很多的机遇与历练,这十几年一直这样坚持下来是很令我骄傲的事。” 

郑笛文在2019年度迎新晚宴上吹奏竹笛

初见给人感觉恬淡、“佛系”的她其实对自己喜欢的事务很执着,一旦喜欢上,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她前进的步伐。在她的履历中,既有竹笛演奏高水平的认证,也有多个国内外大赛的奖项。她是民乐的爱好者,即是中国小音乐家协会浙江赛区民乐形象代言人,也是新加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赛器乐独奏全球金奖的获得者;喜爱英文演讲的她曾在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上侃侃而谈,最终斩获了一等奖;想要尝试主持的她,就和央视主播张博搭档主持2018年中国日报“21世纪英文报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对法律法规有探究精神的她也曾思考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甚至将自己的分析撰写成文——《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及可行规则分析》,发表在中国科学教育技术部主办的杂志《中国高新区》。

郑笛文在中国东盟青年峰会的闭幕式上吹奏竹笛




 结束语 


时刻保持初心与重新开始的勇气,大概是她不论经历多少挫折都磨灭不了的动人品质。相信她能够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铿锵而行,也愿正青春的我们时刻无畏前行,向阳而生。


THE

END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

图片由郑笛文提供

采访、撰稿、排版 | 张晓冉(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点击二维码

关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博文约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设好闹钟,​9点准时开抢!​
“乐”圆中秋,为何是民乐?
他们是来自清华的粉刷匠、梦想改造家......
中小学“最美教师”|肖惠文:笛音声声润童心
她是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得主!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